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与了这场盛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特斯法耶·莱盖塞以2小时05分38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并刷新了赛会纪录,女子组冠军则由肯尼亚选手杰普科斯盖·鲁托以2小时18分22秒的成绩摘得,本届赛事不仅展现了高水平竞技,也体现了全民健身的热情,成为金秋北京最亮丽的体育名片。
赛事盛况:万人齐跑,点燃城市激情
清晨6点30分,天安门广场已人头攒动,参赛选手们早早抵达起点,进行热身准备,7点整,随着发令枪响,选手们如潮水般涌过起点线,沿着长安街向西进发,今年的赛道延续了经典路线,途经西单、金融街、昆玉河、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地标,最终抵达终点奥林匹克中心区,沿途数十万市民自发为选手加油助威,气氛热烈。
赛事组委会介绍,本届马拉松共设全程马拉松、半程马拉松和健康跑三个项目,全程马拉松参赛人数达1.5万人,半程马拉松8000人,健康跑7000人米兰体育官网,为保障赛事安全,组委会投入了5000余名志愿者、300名医疗人员和200辆救护车,并在赛道沿线设置了20个补给站,提供饮水、能量胶等物资。
精英对决:非洲选手包揽男女冠军
男子组比赛中,埃塞俄比亚选手特斯法耶·莱盖塞从起跑阶段便展现出强劲实力,与肯尼亚选手基普乔格·坎迪形成第一集团,进入30公里后,莱盖塞突然加速,甩开对手独自领跑,最终以2小时05分38秒冲线,将原赛会纪录提高了1分12秒,赛后,莱盖塞激动地表示:“北京的氛围太棒了,观众的欢呼给了我巨大动力。”
女子组方面,肯尼亚名将杰普科斯盖·鲁托同样表现抢眼,她在最后5公里甩开埃塞俄比亚选手阿雅娜·格布雷西拉西耶,以2小时18分22秒夺冠,鲁托赛后坦言:“赛道坡度很有挑战性,但我的训练帮助我顶住了压力。”
中国选手方面,李子成以2小时11分45秒获得国内男子组第一,张德顺则以2小时28分19秒摘得国内女子组桂冠,尽管未能站上总成绩领奖台,但两人的表现仍赢得了观众掌声。
全民参与:跑步热潮席卷京城
除了精英选手的精彩表现,本届马拉松更是一场全民健身的嘉年华,健康跑项目中,许多家庭组团参赛,父母推着婴儿车、孩子牵着宠物狗的场景屡见不鲜,65岁的退休教师王建国连续第8年参加健康跑,他笑着说:“跑步让我年轻了20岁!”
赛事还特别设置了环保主题方阵,200名跑者身着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参赛服,沿途捡拾垃圾,倡导“无痕马拉松”理念,组委会表示,今年赛事产生的废弃物较去年减少了30%,环保举措初见成效。
科技赋能:智慧赛事提升体验
本届马拉松首次启用5G+AI技术,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实现选手快速检录,并在赛道沿线部署了50个高清摄像头,实时追踪选手位置,观众可通过手机APP查看亲友的实时跑况,还能生成个性化加油弹幕投射到赛道大屏上。
组委会与气象部门合作,利用大数据预测比赛日天气,提前调整补给站设置,赛事医疗指挥中心则通过可穿戴设备监测精英选手的心率、血氧等数据,为突发情况提供预警。
赛后展望:马拉松经济效应显著
据北京市体育局统计,本届马拉松直接带动餐饮、住宿、旅游等行业消费超过2亿元,赛事期间,王府井、三里屯等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40%,多家酒店入住率达95%以上,国际田联官员在观摩比赛后表示,北京马拉松已跻身全球十大马拉松之列,其组织水平和城市影响力令人印象深刻。
2025年北京马拉松预计将扩大规模,并增设轮椅组别,北京市副市长在闭幕式上表示:“马拉松是城市活力的象征,我们将继续以高标准打造这项赛事米兰体育,让世界看到北京的开放与包容。”
随着夕阳西下,奥林匹克中心区的颁奖台前,各国选手合影留念,互赠纪念徽章,这场跨越国界的体育盛会,不仅留下了无数感人瞬间米兰体育官网,更让“挑战自我、永不放弃”的马拉松精神深入人心。